韵书
阴平 中間 衣冠 竿 觀看 穿 地名 參考 同暄、煊,又人名馮煖 占卜 濺濺,水疾流貌 負也 流入也 篿 綸巾 縿 扁舟 與浛同。沈也 蹿 頒通作朌 𩽾 𨟠 辿 𫓶 𨭉 𫍽 广 𬸣 𫗴
阳平 艱難 便安也 引也 硏究 沿 可汗 篿 骿 𫠊 𫘪 𤩽 𫍯 𬘫 𬸪 𫄧 𫔍
上声 斂也 舒卷 少也 欿 檿 弿 𬙂 𡎚 𪩘 𬸘 𬊤 𬒗 𩾃 𬘘
去声 災難 殿 傳記 线 樓觀 便 樹幹,幹練 舒卷 間開 冠軍 占據 名詞 躁急也 漸次 封禪 打轉、屢次 所負也 廿 隔也 嬿 𬘬 𬜬 𪾢 奿 𫢸 𬣡 𬇕 𬶠 𬀪 𫮃 𨚕 溿


  • 廣韻》徒損切《集韻》杜本切《正韻》徒本切,𠀤音囤。 (阮韻)
  • 混沌,元氣未判也。亦作渾沌。《揚子·太𤣥經》渾沌無端,莫見其根。
  • 又不開通之貌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中央之帝爲渾沌。《註》渾沌,無孔竅也。
  • 又渾沌,四兇之一。卽讙兜也。本獸名。《神異經》崑崙有惡獸,名曰渾沌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徒渾切,音屯。 (元韻)
  • 水勢也。《枚乗·七發》沌沌混混,狀如奔馬。《註》波相隨貌。
  • 又《博雅》混混沌沌,轉也。《孫子·兵勢篇》渾渾沌沌,形圓而不可敗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殊倫切,音淳。 (眞韻)
  • 與純同。粹也。
  • 又都困切,音頓。 (願韻)
  • 與忳同。愚貌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忳忳兮。或作沌。
  • 又柱兗切,音篆。 (銑韻)
  • 水名。在江夏。《水經注》涉水,又逕沌水,口水,南通縣之太白湖,湖水東南通江,又謂之沌口。又有沌陽縣,處沌水之陽,故名。